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HACCP体系的产生
HACCP(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.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)体系起源于美国。是由承担美国宇航食品生产的拜尔斯堡(Pillsbury)公司,在20世纪60年代,专门针对预防控制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安全卫生进行设计、开发的一种管理体系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(FDA)和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(USDA FSIS)先后把HACCP运用到低酸罐头、水产品、肉禽类产品和果蔬汁生产上。同时,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也对HACCP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应用。经过40多年的发展,已被发达国家,如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等接受,其他国家也积极仿效,如韩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国也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以HACCP为主要控制理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。食品法典委员会(CAC) 以HACCP为精髓的国际规范也日益成熟。
在我国的发展
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,HACCP体系理论逐步被引进,并于1990年3月实施了“出口食品安全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计划”。1995年12月18日,美国颁布了水产品HACCP法规后,我国对美出口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也逐步按其规定要求实施HACCP。2002年3月20日,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第3号公告:《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(HACCP)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》。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第20号令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》中就明确提出了《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》,目录中的产品涉及6大类。2002年12月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正式启动对HACCP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试点工作,开始受理HACCP认可试点申请。
ISO 22000标准产生
为满足各国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需要,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(ISO/TC34)成立了WG8 工作组,参照质量/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( ISO90001/ISO 14001),于2005年9月发布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(ISO 22000:2005)。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继ISO 9000 和ISO 14000 后用于合格评定的第三个管理体系国际标准。ISO 22000将国际上最新的管理理念与食品安全控制的有效工具——HACCP 原理有效融合,必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。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3月1日发布,2006年7月1日实施,并与2006年9月16日出版的GB/T22000-2006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》等同采用了该标准。该标准全部继承了CAC(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)的《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》中给出的建立HACCP体系的12个步骤(包括7个原理)并且进行了发展,如提出了前提方案,对于确认验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HACCP原理(1997)
进行危害分析
识别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(CCP)
建立与CCP的预防措施相适应的关键限值
建立监控要求和程序
建立监控表明规定的关键限值已发生偏离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
建立证明HACCP系统正确运转的验证程序
建立有效的记录保存程序
HACCP体系的特点
HACCP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,而是建立在企业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传统的基础上的管理体系。如GMP、SSOP、职工培训、设备维护保养、产品标识、批次管理等都是 HACCP体系实施的基础。如果企业的卫生条件很差,那么便不适应实施HACCP管理体系,而首先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卫生管理规范。
HACCP体系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,要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、物理的、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,确定预防措施,防止危害发生。
HACCP体系是根据不同食品加工过程来确定的,要反映出某一种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、从加工场到加工设施、从加工人员到消费者方式等各方面的特性,其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实事求是。
HACCP体系强调关键控制点的控制,在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、物理的、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哪些是显著危害,找出关键控制点,在食品生产中将精力集中在解决关键问题上,而不是面面俱到。
HACCP体系是一个基于科学分析建立的体系,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,当然也可以寻找外援,吸收和利用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,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所作的实验和数据分析。
HACCP体系是一个基于科学分析建立的体系,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,当然也可以寻找外援,吸收和利用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,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所作的实验和数据分析。
HACCP体系不是一种僵硬的、一成不变的、理论教条的、一劳永逸的模式,而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发展变化的体系。
HACCP体系是一个应该认认真真进行实践——认识——再实践——再认识的过程, 而不是时尚的摆设。企业在制定HACCP体系计划后,要积极推行,认真实施,不断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,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。
联系人:王老师 联系电话:13541099024